竞技宝JJB厅属动态|福建省考古研究院2022年度考古工作概览
栏目:竞技宝动态 发布时间:2023-01-17 08:09:08

  2022年,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的领导下,立足新形势下的考古工作,编制完成《福建省考古研究院中长期科研规划》,进一步明确新时代福建省考古研究院考古工作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科研规划,围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福建文明的进程和作用研究”以及“福建在促进古代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发展上所起的积极作用”两大研究方向开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21年4月,为推进对福建地区史前文化融入中原文明进程的研究,福建省文物局立项“福建史前文化融入中原文明的进程研究—闽江上游富屯溪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项目。2022年2月17日—8月21日,福建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闽江学院、光泽县博物馆等单位对位于富屯溪上游的光泽县域史前遗址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

  本次调查区域主要位于光泽县富屯溪上游支流的砂坪溪流域,同时对儒茶溪、北溪、饶坪溪、止马溪、西溪等支流流域也进行了局部的调查。共发现遗址点62个,其中原有“三普”遗址点共33处,新发现遗址点共29处,采集了一批陶器、石器等标本。本次调查新发现多处先秦时代遗址,这些遗址大大增加了光泽地区古遗址数量,将光泽地区史前文化的上限提前到了距今5000年,填补了光泽县先秦考古学文化序列的空白,并极大的完善了富屯溪流域光泽段先秦时期的文化序列。

  另外,在考古调查的基础上,考古人员选择了位于崇仁乡砂坪村何家自然村东侧后山何家潭遗址进行重点勘探,发现该遗址包含比较清晰的聚落分区,持续时间较长,约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该遗址面积超过了30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福建省发现面积最大的史前时期遗址。

  2022年8至12月,福建省考古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考古学系合作开展“闽江上游南浦溪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第一阶段工作。本次田野调查与重点勘探历时110天,总计踏查遗址154处,其中复查三普点124处,新发现遗址30处。

  本次调查所获的大批实物资料,以黑衣陶、印纹硬陶为主体,还有一定数量的夹砂陶、泥质陶、原始瓷、磨制石器等,年代涵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秦汉时期等阶段。其中,以双沟洞遗址发现的不晚于牛鼻山文化的新石器时代遗存、部分商周时期大型遗址以及八担亭止山闽越国墓葬群为典型。本次考古调查,极大深化了对闽江上游地区史前文化面貌的认识,为闽北地区先秦时期文化序列与谱系的构建补充了重要的新资料,也为后续进一步的考古发掘、研究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田野工作开展过程中,联合调查队积极寻求多学科合作,现已邀请地理科学、科技考古等团队对重点遗址进行采样。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左昕昕教授团队系统提取了双沟洞TG2的土样,计划用灰化法提取采样的植硅体,以期对区域古环境演变及农业起源等课题加以探研。厦门大学考古人类学教学实验中心主任葛威博士拟对双沟洞遗址收集土样进行浮选、鉴定等实验室分析。目前,“闽江上游南浦溪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第一阶段)工作已圆满完成,相关资料的进一步整理与研究正在有序开展。

  邵部前遗址位于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芹口村邵部前自然村东侧一座相对独立的山岗上,后崇溪自东向西从山岗北侧流过,并于西面2公里处汇入闽江上游支流崇阳溪。遗址隔溪流与北面的傅屯后门山、长历岗、凤凰山、富历子等遗址相对,为后崇溪谷地史前聚落遗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5月至7月,为配合南平市武夷新区生态食品产业园建设,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窑址、灰坑等遗迹。遗址出土遗物以陶器占绝大多数,陶器以泥质或夹砂印纹硬陶为主,可辨器型有尊、罐、釜、豆、钵、盆、甗形器等。陶器纹饰见有席纹、方格纹、篮纹、绳纹、云雷纹、弦纹、圆点纹、刻划斜线纹等,个别器物上存在刻划符号现象。另出土有石锛、石网坠等少量石器及木骨泥墙残块。

  邵部前遗址所见陶器与建瓯黄窠山遗址中期遗存,武夷山葫芦山遗址第三期遗存,光泽池湖、白主段墓葬等出土的同类器物相似,属于闽江上游广泛分布的白主段类型的范畴。根据碳十四测年数据,遗址年代约距今3300—3000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代中晚期。此次考古发掘基本厘清邵部前遗址的文化内涵,充实了闽江上游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谱系的框架,为该地区史前聚落体系的时空变迁等问题的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22年8月至10月,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对武夷新区生态食品产业园和南平市消防训练基地建设涉及的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长历岗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并完成考古资料的初步整理工作。

  此次长历岗遗址考古发掘发现的遗迹和遗物年代涵盖了商周、南朝和元末明初三个时期。商周时期遗迹包括灰坑、柱洞等生活居住遗迹,显示该处为居住遗址。发掘出土的遗物,以印纹硬陶为主体,还有较多数量的黑衣陶、原始瓷,以及磨制石器。其陶器可辨器型有罐、釜、豆、钵、支座和纺轮等,纹饰多见席纹、云雷纹、绳纹、条纹、篮纹等压印纹饰以及刻划斜线纹。南朝时期遗迹为两座单室券顶砖室墓,平面呈“刀”字形,墓内出土有少量青釉瓷盏、纺轮,以及残铁刀等随葬品。元末明初遗迹为两座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发掘出土有少量陶罐、青瓷碗等随葬品。

  长历岗遗址商周时期文化内涵为闽江上游支流崇阳溪流域的青铜时代古文化类型和聚落结构研究提供了较重要的基础资料,也为该遗址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完成考古资料的初步整理后,计划与相关科技考古机构合作,对收集土样进行浮选、鉴定等实验室分析。遗址中南朝时期和元末明初墓葬的发现,也为崇阳溪流域南朝时期人群聚落分布和不同时期葬俗的演变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为配合福建省南平市编制《南平市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启动实施朱子文化保护利用项目,2022年8月30日—12月16日,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组织队伍对屏山书院遗址进行配合性考古发掘,在南平市文物部门和武夷山市文保中心等单位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考古发掘任务。

  此次发掘面积600平方米,揭露了一组明清时期和宋元时期的建筑及其附属遗迹,并出土一批陶、瓷器标本。其中出土的宋元时期写有“屏”、“万石”、“泉石”、“泉石清隐”、“安分”、“安分堂”等墨书的瓷片,与相关文献记载及朱熹、刘子翚及其友人等诗词题材、内容相互应对,而瓷器上的墨书多见记录其所有人或应用它的场所。这些证据所形成的证据链,为确定屏山书院遗址的性质提供了更为确凿的实物证据。

  此次屏山书院遗址的配合性考古发掘,进一步明晰了遗址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为确定遗址性质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实物证据;屏山书院遗址保存状况较好,是弥足珍贵的朱子文化遗存,为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及将来陈列展示、保护利用提供较丰富的遗迹和遗物;也为研究宋代以来武夷山乃至福建地区的书院历史、书院建筑形式及其变迁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福建是中国古陶瓷大省,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同时地处东南沿海,是联通东亚大陆与东南亚、太平洋岛屿的重要枢纽,既是中国重要的外销瓷产地,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2022年9月,福建省考古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合作正式开展了“海上丝绸之路——福建古窑址(青花彩瓷)调查与研究”课题之泉州地区古窑址考古调查。

  本次调查历时三个多月,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先后勘查了泉州境内的德化、永春、南安、洛江等县市区共计177处古窑址堆积和窑炉保存情况,发现21座残存窑炉,并对10处瓷帮古道进行调查测绘,对13处瓷土矿进行取样,共采集明清至民国时期白釉、青花及彩绘瓷器为主的瓷器标本,以及匣钵、垫饼、模具等在内的实物资料上万件,掌握了泉州地区青花与彩瓷古窑址的地理位置和分布范围,了解了其基本生产面貌和产品特征,基本梳理清楚窑业技术变迁的过程。调查显示,泉州地区青花彩瓷产量巨大,与青瓷、白瓷之间关系密切,并在清代以后形成以德化(永春州范围)为中心的制瓷业格局。

  下一步,福建省考古研究院院将继续与厦门大学合作开展福建省内其他地区的青花与彩瓷古窑址田野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对采集的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对福建青花和彩瓷窑业遗存进行分期研究,并结合海内外出土出水的有关资料竞技宝JJB,探讨福建青花和彩瓷的起源、发展和流变过程,揭示海上丝绸之路福建明清外销瓷的基本面貌。同时运用科技手段对采集标本进行胎釉成分分析和年代测定竞技宝JJB,为后期建立区域陶瓷标本资料库储备数据。

  谢厝后门山窑址位于顺昌县埔上镇上元村谢厝自然村西北侧山岗,遗址面积约3500平方米。2022年10月至12月,为配合武沙高速公路的建设,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对谢厝后门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实际发掘面积300平方米。

  本次发掘清理了斜坡式龙窑1座。窑墙两侧砌筑护窑墙,窑底坡度前段稍陡,坡度15°,后段稍平缓,坡度13°,出土遗物包括陶器、窑具以及少量瓷器。陶器器形种类较丰富,主要为擂钵、罐、杯、盆、缸等,也见少量器盖和急须。瓷器数量较少,有青瓷、青白瓷和青花瓷,器形仅见碗、小口瓶和杯等。窑具有垫柱、匣钵和窑撑。其年代为清代早期。

  窑址的主要产品陶杯,在我国沿海沉船遗址如福清东箭屿宋代沉船、湄州岛文甲大屿元代沉船、漳浦沙洲岛元代沉船等均有发现,在台湾、日本等地也有发现。一些学者从其形制、成分等分析,认为可能为坩埚的一种,用于融化金属、玻璃等物质以便加工。这是我省第一次发掘烧制这种产品的窑址,对研究当时的金属加工等手工业经济史有着较重要意义。另外,以往南平地区窑址发掘多侧重于宋元时期制瓷业遗存,此次发掘填补了清代南平地区陶瓷手工业窑业技术发展史的空白,对研究我省清代陶瓷手工业经济发展与贸易有着重要意义。

  福建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位于漳州市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古雷半岛东侧的圣杯屿海域,这里正是漳州沿海重要的古代航道——莱屿航道所在之处。遗址发现于2014年,2021年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会同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漳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对遗址进行了调查与重点区域试掘,结果显示沉船遗址处于30米深的海底,遗址范围超过300平方米,遗物主要为元代晚期龙泉窑青瓷器。2022年8月底至10月中旬,三家单位继续合作对遗址正式进行了第一期水下考古发掘。

  2021—2022年共采集、发掘出水文物标本1500余件套,器形主要为碗 ,其他包括盘、盏、洗、杯和香炉等。木质船体艏西北艉东南,约310°,残长13.07米,最宽处3.7米。水下考古发掘显示,遗址第一层为沙石混合层,包含有扰动过的瓷片和完整瓷器,厚度为5~25厘米;第二层为灰色细泥层,厚度为10~40厘米,这一层有成摞的瓷器堆积,每摞瓷器由竹片包裹间隔,这一层为原生堆积,其下即为船底板。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水下考古队多措并举,不仅改良了水下考古设备,提高了精细化作业水平,同时还采用多学科、多部门合作的方式,解决了一系列出水文物安全和水下作业安全的技术问题,提升了水下考古发掘的总体水平:

  1、利用物探技术,充分获取海洋地质资料。联合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利用多种海洋物探技术,对遗址周边海域开展海洋地质物探调查。

  2、科技创新,提升水下文物提取和出水文物保护水平。针对目前脆弱文物水下原状提取的难题,与浙江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共同研发了水下环氧树脂多层材料固形体系等新技术,突破了水下文物原状固定、出水搬运以及可控去除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3、采用新技术,提升水下考古作业安全水平。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合作研发水下考古队员实时定位和监测系统,通过对“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的应用,建立起对整个遗址海流剖面的实时监控,为科学选择水下作业时间窗口提供了依据,有效地保障水下考古队员作业安全,极大程度降低了潜水作业风险。

  圣杯屿元代沉船是一艘专门运载龙泉青瓷的海船,这不仅实证了元代龙泉青瓷大量外销的事实,同时也为研究元代龙泉瓷器外销模式提供了新的材料。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所处的莱屿航道,是传统南洋航线与东洋新航线的交汇处,沉船的发掘也为研究元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新材料。总体来说,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对探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海外交通史、贸易陶瓷史、造船技术史等,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和实物资料。竞技宝JJB竞技宝JJB